让“迷路的孩子”向阳而生——记首届四川省“四有”好老师向晓俊
他用心、用爱、用情扮演好“爸爸”“老师”“校长”3个角色,始终将“教育、转化、矫治”当作永恒的追求。
11年来,他陪伴400多个特殊孩子走出校园,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。他就是四川省“四有”好老师,内江市第十五中学(市专门教育学校)书记、常务副校长向晓俊。
他用心教育,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
“老师希望你们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,学会学习,学会生活。”8月18日,向晓俊正在给孩子上思想政治课。
在这所学校,堂堂正正做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。据悉,内江市第十五中学是一所特殊的专门教育学校,主要招收有轻微违法或行为有严重偏差、年龄在11-17岁的未成年学生。
时间回到2011年。44岁的向晓俊成为内江市第十五中学书记、常务副校长,同时担任思想政治教师。
“有的孩子曾入室盗窃300多次。”“部分学生性格暴躁,有严重的心理问题”……虽然是师范出身,但向晓俊在来到这所学校之前,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类孩子的教育。
凭着对职业的热爱,凭着对孩子的高度责任感,他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。
“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,很多学生进校时严重营养不良,没有换洗的衣服,身上有严重的皮肤病……”每送来一个学生,向晓俊都详细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,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“病情”,方便“对症下药”。
向晓俊深信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 用爱一定能影响和改变他们。
针对缺爱的孩子,向晓俊选择陪伴。他每天与他们一同吃饭,一起劳动,教孩子洗衣、叠被、打扫卫生,一起娱乐,一起学习,一起锻炼。
有一名学生叫王勇(化名),父亲在车祸中死亡,母亲残疾,家庭生活困难,他在社会上多次偷盗。
送到学校后,向晓俊多次找他谈心并拿路费给王勇的妈妈,请她到学校来看望孩子,共同帮助教育孩子。
经过学校教育后转变很大,向晓俊又联系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让他去读书、学技术。目前,王勇在厦门一家工厂上班,每月工资有4000多元。
“非常感谢学校,感谢向校长,如果不是你们,我的孩子这一生都完了,是你们挽救了这个孩子,挽救了我的家庭。”王勇的母亲感激地说。
还有一名学生叫小田(化名),11岁了还没有户口,长期在社会上流浪,多次偷盗。公安机关将其送到学校后,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,向晓俊给他买了衣服、鞋子,像一位父亲一样,和他谈心,给他温暖。
矫治完成后,向晓俊又联系社会爱心人士,找公安机关落实户口,寻找监护人来照顾这个孩子。
目前,这个学生已回到一所小学读书,各方面表现都很好。
“在这里,我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。”“是你让我懂得感恩,明白了简简单单、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好。”“向校长,感谢你把我从黑暗中拉了出来,让我走向光明。我会牢记你的教诲,不辜负你的期望”……每年,向晓俊都会收到许多感谢信。
截至目前,在向晓俊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共矫治学生400余人,全市未成年人偷盗案件大幅度下降,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,得到了社会、家庭和党委政府的肯定。
他精心管理,让学生融入社会堂堂正正做人
“入则恳恳以尽忠,出则谦谦以自悔”,在向晓俊办公室里,墙上的几个大字格外显眼。一直以来,他都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,用以自勉。
“我深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。”向晓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,和师生打成一片,经常找老师谈心,共同探讨对这群特殊学生的教育。
“这些特殊学生并不是天生就是坏人,他们之所以有不良行为,总有多方面的原因。”每天早上上课前,向晓俊都会带领全体教师像医生查房一样,来到学生寝室,走到学生中间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
为挽救这群学生,向晓俊提出了“挽救一个孩子,幸福一个家庭,平安一方社区,创建和谐内江”的办学理念,明确了“抓管理、保平安、创特色、促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紧紧围绕“教育、转化、矫治”三大目标开展教育工作。
在教育过程中,向晓俊始终把德育和法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,学会做人、做事、学习和生活。并强化对学生进行礼仪、感恩、心理健康、理想、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以及相关技能培养。
“专门学校的学生大都‘好逸恶劳’,必须通过劳动给予矫治,培养学生热爱劳动,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。”向晓俊要求教师多开展劳动教育,让学生养成自己洗衣服、拖地、冲洗厕所、打扫学校卫生等劳动习惯,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“家庭、社会、学校相互配合,才能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”向晓俊经常组织家长会,提醒家长要改进家庭教育,引导端正言行,给孩子树立榜样,注意教育方法,克服放任不管、简单粗暴方式和无原则溺爱,及时教育和矫正子女不良行为。
在向晓俊的严格管理下,一个个特殊孩子走上正途,融入社会,学会了堂堂正正做人。
11年来,向晓俊一心想的都是学生,除了开会、公事,他几乎都在学校,春节到了,他带着家人、礼物和学生一起共度春节;生病了,上午9点动手术,8点还在学校安排工作……
个中辛苦难以言说,但看到一个个孩子逐步融入社会,向晓俊心中感到欣慰和幸福。
“别人眼中的‘害群之马’,在我看来,都是没能好好雕琢的璞玉。”向晓俊说,他将继续温暖孩子受伤的心,把他们从错误的道路上拽回来,让每个孩子都能堂堂正正做人。
- 评论│给“开学经济”降降温!(2022-08-30)
- 一个城市姑娘和她的乡村三尺讲台——记四川省“四有”好老师钟玲(2022-08-30)
- 新学期来了!内江市召开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暨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(2022-08-24)
- 惊喜!首届四川“四有”好老师公布,内江8位老师入选(2022-08-24)
- 成人高考报名启动!选择正规高校教学点要注意啥?(2022-08-17)